合作作品著作权属于谁?

咨询服务热线:17732605906

联系我们

  • 广东信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合作作品著作权属于谁?

合作作品著作权属于谁?

作者:广东信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2-12-08 08:14:00

我国立法中规定的“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在多数国家的著作权法中被称为“共同作品”或“整体作品”,是指两人以上创作的、统一而不可分割使用的作品,认为这才是合作作品。那么合作作品著作权属于谁?这个问题必须明确解决,否则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如何归属?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一般情况合作作品是由两个人以上合作创作完成的作品。《著作权法》第十三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创作是一种智力活动,仅仅是出资,不能成为作者。这是合作作品与委托作品的重要区别。

2)共有人死亡时,著作权的归属合作作者之一死亡后,其对合作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由其他合作者享有。

3)可以分割使用的作品著作权归属合作作品分为可以分割使用的作品和不能分割使用的作品。《著作权法》第十三条规定,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比如甲乙合作写一本法学著作,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是可以分割使用的作品。

4)不能分割使用的作品著作权归属《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比如甲乙共同为一首歌谱曲,该歌谱就是不可分割使用的。甲无正当理由不同意发表,乙方执意发表,乙方有权发表。

著作财产权的转让,须全体共有人同意。共同作品作者的外部关系1)共同作品被他人侵权当共同作品的著作权受到他人的侵害时,各合作作者均有权单独请求赔偿和享有诉权,而不必征得其他合作作者的同意或授权,但不得损害其他合作作者的权利。因此取得的利益,应当合理地分配给其他合作作者。这里还存在着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部分合作作者放弃权利或只主张部分权利,其效力不及于其他合作作者。

例如,甲、乙为某共同作品的合作作者,丙侵害了该共同作品的著作权,甲在诉讼中仅请求丙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明确放弃赔偿损失的权利,则乙仍然可以向丙主张该权利。2)共同作品侵害他人著作权同理,当共同作品侵害了他人的著作权时,应由全体合作作者承担连带责任,然后再根据约定的份额和过错程度分担。

民法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展开信息:

一、民法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我国针对民事活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而制定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部一般法。3.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二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共有9章156篇文章。

二、民法的含义1、民法是强制性的(不同于道德等))的社会生活规范。2.民法是调整社会生活中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他关系不调整)的法律规范。3.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三.民法的性质1、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2.民法是文明的法律3.民法是一种行为准则和判断标准;4、在民商分离中,民法是除商法以外的所有私法;在民商合一中,民法是私法的整体。5.就其内容而言,是法律规定了权利主体是否有权利和义务,所以是实体法,而不是程序法。6.就其适用范围而言,它是在一个国家内实施的法律,因此它是国内法,而不是国际法。7.就其效力而言,它是全国主体间的一般法,因此它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别法。

民法包括哪些法律?民法包括:民法通则、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继承法、消费者保护法等。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民法性质1、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2.民法是文明的法律3.民法是一种行为准则和判断标准;4、在民商分离中,民法是除商法以外的所有私法;在民商合一中,民法是私法的整体。5.就其内容而言,是法律规定了权利主体是否有权利和义务,所以是实体法,而不是程序法。6.就其适用范围而言,它是在一个国家内实施的法律,因此它是国内法,而不是国际法。7.就其效力而言,它是全国主体间的一般法,因此它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别法。

版权补证的流程方式,版权亦称“著作权”。指作者或其他人(包括法人)依法对某一著作物享受的权利。那么版权补证的流程方式是怎样的?

1、向版权局提交补证申请,等待补证通知;

2、接到补证通知单后,准备补证所需材料;

3、递交补证材料,等待版权局审查;

4、审查通过后,去版权局领取新证书。

什么情况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相关法律文件包括:

1.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可侵犯。

2.民法通则第101条: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侮辱或者诽谤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六)偷窥、盗窃、窃听、传播他人隐私。

4.《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公民权益的,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健康、姓名、名誉、荣誉、肖像、隐私、婚姻自主权、抚养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和继承权等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第六十二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为患者保密。任何人未经患者同意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泄露其病历,给患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5.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涉及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上提出的,不得在公开听证会上提出。第一百三十四条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除涉及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第一百五十六条公众可以查阅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但涉及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6.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涉及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第一百五十条技术调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进行。调查人员应当对在采取技术调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密;第一百八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审理第一审案件。但是,涉及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不得公开审理。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广东信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QQ/微信:1766534168